經典品讀匯 | 《豬病學》第11版之“經典豬瘟”篇(中)
致病機理
CSFV主要通過口、鼻傳播,在扁桃體內完成最初復制增殖。從扁桃體到局部淋巴結,再通過外周血液循環(huán)到達骨髓、小腸、脾臟和各級淋巴組織,一般在6天內可達到全身感染。
在豬體內,病毒主要在單核-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中復制。感染后可引起免疫抑制,中和抗體在感染后2-3周出現。白細胞,特別是淋巴細胞減少是最先表現出來的典型變化(Susa et al.1992) 。CSFV相關的白細胞減少癥與每一種白細胞亞群都有關,其中對B細胞、輔助性T細胞及細胞毒性T細胞影響最大。通過RT-PCR方法從血清中檢測到病毒后不久,淋巴細胞亞群就會出現凋亡。CSFV引起骨髓及循環(huán)血液中白細胞的嚴重損害表明,病毒通過間接誘導對感染細胞造成影響。例如可通過可溶性因子或者細胞與細胞之間接觸,這些并不是由于病毒或者病毒蛋白直接作用引起。研究表明,高濃度糖蛋白Erns在體外能誘導淋巴細胞凋亡(Bruschke et al.1997)。但是感染細胞上清不能誘導凋亡,其機制可能與CSFV感染能誘導遲發(fā)性細胞與體液免疫反應有關,但是真正的機制還不清楚(Summerfield et al.2001) 。
在細胞培養(yǎng)時,大多數CSFV毒株不能引起細胞病變,也不能誘導產生a-IFN,實際上,CSFV的感染能增強細胞抗凋亡能力(Ruggli et al.2003)。觀察證據表明,CSFV干擾細胞的抗病毒活性,提示在豬體內的可見病變可能與免疫病理學損傷有關。
CSFV與單核-巨噬細胞的相互作用可引起一些介質分子釋放,這些介質分子又促使疾病的發(fā)生。止血平衡失調和出血是由于CSFV感染產生的促炎癥因子和抗病毒因子誘導的血小板減少所致(Knoetig et al.1999)。CSFV感染內皮細胞后釋放的炎癥因子在免疫抑制和吸引單核細胞促進病毒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Bensaude et al.2004)。最新研究發(fā)現,CSFV可在樹突細胞中復制,這些運動性較高的細胞可以攜帶病毒到達機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淋巴組織(Jamin et al.2008)。但僅CSFV感染的樹突細胞和淋巴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而沒有淋巴濾泡與環(huán)境中其它因素的作用還不足以導致淋巴細胞缺失(Carrasco et al. 2004; Jamin et al.2008)。
不同CSFV毒株旳毒力不同,導致病毒與宿主間的相互作用也有差異。逃逸宿主的先天免疫使得獲得性免疫反應推遲并產生病理變化。比較基因芯片分析結果表明,CSFV可干擾干擾素的產生,激活旁路殺傷途徑殺傷淋巴細胞,使得淋巴細胞減少,這些嚴重后果可能與宿主喪失干擾素產生能力有關(Renson et al. 2010)。
臨床癥狀
急性CSFV感染后,初期臨床癥狀為食欲減退、嗜睡、結膜炎、呼吸困難、便秘和腹瀉交替(Cariolet et al. 2008; Floegel‐Niesmann et al. 2009)。在慢性CSFV感染中有同樣的癥狀,但是病豬能存活2-3個月,同時也會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癥狀,例如間歇熱、慢性腸炎、消瘦等。
一般情況下,最急性、急性、慢性及產前豬瘟癥狀表現形式都與病毒的毒力密切相關,但由于日齡、品種、健康狀態(tài)及免疫狀態(tài)等差異,對豬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CSFV的毒力是很難界定的(Depner et al.1997; Floegel‐Niesmann et al.2009; Moennig et al.2003)。
從19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僅從臨床癥狀診斷豬瘟一直存在問題,導致對爆發(fā)疫情的診斷延遲,于是給病毒充足的傳播時間(Durand et al. 2009)。CSFV是能引起皮膚充血或發(fā)紺及非特異性臨床癥狀的數種疫病之一,特別是感染了低毒力毒株,從臨床癥狀上很難與非洲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及斷奶仔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沙門氏菌病或香豆素中毒區(qū)分。CSF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是體溫可達40℃以上(140℉),仔豬聚堆于墻角,仔豬臨床癥狀比成年豬明顯,成年豬的體溫要略低一些(39.5℃,103℉) 。
CSFV在妊娠期任何階段都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是否導致流產或死胎取決于感染毒株和妊娠時間。然而,若在母豬妊娠50天-70天感染,出生仔豬會有持續(xù)的病毒血癥,最初這些仔豬沒有臨床癥狀,但是會發(fā)生先天性震顫和被淘汰(Vannier et al.1981),這種感染被稱為“遲發(fā)性豬瘟”(Van Oirschot and Terpstra,1977),這與反芻動物的BVDV相似,這種被感染的豬可持續(xù)向外排毒數月,是CSFV重要的儲存宿主。
根據病毒毒力和宿主反應不同,通常在感染CSFV 3-6天后出現臨床癥狀,發(fā)生死亡或轉為慢性感染。CSFV感染后有一定的潛伏期,感染毒力較低的毒株時病程持續(xù)13-19天。感染中等或者低毒力毒株時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容易被忽視,這更增加了其進一步傳播的風險。
病理變化
CSF病程不同,其引起的病變程度及范圍也不同。在急性感染時,病理變化主要是出血、常見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皮膚斑點狀出血、喉頭出血、膀胱出血、腎臟出血及回腸與盲腸連接處出血等。豬瘟的特征性病變是脾臟邊緣有多處出血性梗死灶,但這種變化不常見,常見脾臟或扁桃體腫脹出血。在慢性感染時,盲腸或大腸有紐扣狀潰瘍,以及全身淋巴組織嚴重缺失。盡管血管內皮細胞有變性,但病變出血及炎性病變不常見或不存在。先天性CSFV感染會導致流產、木乃伊胎、死胎、先天性畸形,例如,腎臟中央不典型性增生髓鞘、小腦發(fā)育不全、腦過小及肺發(fā)育不良(Van der Molen and Van Oirschot,1981)。對近10年分離自歐洲家豬或野豬的6株CSFV與參考株(Alfort 187)在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方面進行比較,在皮膚及皮下組織、漿膜、扁桃體、脾、腎臟、淋巴結、回腸、直腸、腦及呼吸系統,病變最嚴重的是淋巴結,其次為回腸的壞死灶及腦血管充血,因此,這些組織在豬瘟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早期的研究報道中,CSFV引起的脾臟梗死和扁桃體壞死灶,目前并不常見,另外呼吸系統表現輕微或者無癥狀。
診斷
在歐洲關于CSF流行研究表明,CSF的快速診斷和及時處理被感染動物是控制該病的關鍵,在被檢測出來前流行的時間越長,其傳播的機率就越大,應當認識到近期75%的CSFV流行病學診斷是靠農場主或獸醫(yī)根據臨床觀察確定的。評價豬群是否有CSFV感染的標準操作流流程已經建立(Elbers et al. 2002; Floegel‐ Niesmann et al. 2009; Mittelholzer et al. 2000)??墒侨绻怯糜谪i場,臨床標準的參考項目不能過于復雜。平均日增重和飼料消耗是兩個有用的定量標準(Cariolet et al. 2008) ,體溫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豬瘟在最初臨床癥狀出現前或伴有高熱發(fā)生。
因為豬瘟沒有特征性的臨床癥狀,所以通常需要實驗室檢測。由于CSFV、BVDV、BDV抗原相似,因此鑒別診斷意義重大。已經建立的多種診斷方法,包括病毒粒子(抗原或者核酸)或病毒抗原特異性抗體。盡管瘟病毒通用的診斷方法在臨床診斷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陽性樣品的檢測必須用CSFV特異性診斷方法。實時定量RT-PCR(qRT-PCR)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瘟病毒核酸檢測方法,已有現成的檢測瘟病毒通用方法和檢測CSFV的特異性方法。針對不同瘟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已成功用于病毒分離(VI)、熒光抗體檢測(FAT)和 ELISA檢測。
在疾病爆發(fā)時不可能采用所有可行的檢測方法,因此,可以根據流行情況和檢測目的,選擇最合適的檢測方法。由于控制一場疫病爆發(fā)的關鍵是控制其在豬場間的傳播,可以選擇高敏感性、特異性及快速的qRT-PCR方法。因為病毒血癥持續(xù)時間短,檢測抗體也是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臨床癥狀超過2周的豬群(Greiser‐Wilke et al.2007)。
聲明:本翻譯文檔僅用于學術交流,轉載請注明出處。
Peter D. Kirkland, Marie‐Frédérique Le Potier, and Deborah Finlaison(著)
李明明 郭海榮(譯)/徐大為(校)